网站首页 > 正文

探秘古生物王国,筑牢生态保护根基

2022级生物科学专业赴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见习参观


发布时间:2025-10-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IMG_256

参观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为深化课堂理论知识,直观感受生命演化历程与生态环境的变迁,20251022日,2022级生物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前往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进行见习参观。本次见习旨在通过实地观摩“古生物王国”的珍贵遗迹,将书本上的生物相关理论与鲜活的化石实证相结合,从而提升专业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并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时代意义。

一、穿越时空隧道,溯源生命奇观

贵州省作为“古生物王国”,其地质博物馆收藏了众多享誉世界的古生物化石珍品。步入“神秘贵州”主展厅,仿佛踏入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时空隧道。面前气势恢宏的“贵州龙”化石墙,瞬间将大家带回了三叠纪的浅海环境,这些栩栩如生的化石,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图片,而是远古生命活动的真实定格。更为震撼的是,见到了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梁氏关岭鱼龙、周氏黔鱼龙等完整骨架化石,这些庞然大物所展现的形态结构,为大家理解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演化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物证。从微观的牙形石化石到宏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群落,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贵州这片土地在亿万年前曾是怎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远古海洋天堂”,也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论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识。

IMG_256

参观长颈龙化石

二、从“世界桥梁”到“喀斯特王国”,感悟生态演化

在“富饶贵州”展厅,同学们重点关注了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及其生态系统。贵州被誉为“世界喀斯特博物馆”,其发育的峰林、溶洞、地下河系统,创造了无数孤立的、特殊的小生境。通过对洞穴生物模型、珍稀动植物标本的观察,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正是喀斯特地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催生了极高的物种特有性和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物种的“避难所”和新物种产生的“孵化器”。更加理解了地质历史如何作为“桥梁”与“屏障”,影响着物种的扩散、隔离与演化,从而造就了今日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三、以史为鉴,启迪未来:生物科学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见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从史前生物的大规模更替与灭绝事件中看到了地球生命系统的脆弱与坚韧。无论是奥陶纪的“海底花园”关岭生物群,还是侏罗纪的恐龙时代,最终都定格在岩层之中。作为新时代的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历史使命。贵州地质博物馆的宝贵遗产深刻揭示了保护如今的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未来的“化石”。生物科学专业学子应当夯实专业基础,将此次见习所见所闻与系统理论知识深度融合,积极投身保护实践,关注喀斯特等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此次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之行,是一次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研学之旅。同学们触摸了生命的脉动,领略了演化的神奇,更坚定了以所学服务社会的信念,也将更加自觉将此次见习收获转化为求知探索的不竭动力,努力成长为具备扎实专业功底的新时代青年,为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生命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  尚雪飞/陈薇薇)

审:陈薇薇

二审:丁祝辉

三审:梁永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丁祝辉 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