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 -24日,农学院2024级植物保护专业同学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习实践之旅,深入田间地头,探索植物保护的奥秘。此次实习实践活动涵盖了安顺市郊区农田和校园杂草调查、金刺梨病虫害调查和有害生物智能预警监测、植保无人机观摩以及植保技能大赛等丰富内容,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在探索中提升专业能力。
实习伊始,同学们分组深入农田和校园,开展杂草调查工作。实习中仔细观察农田的杂草种类、分布情况和生长态势,认真记录数据,分析杂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此次调查,大农不仅对常见杂草和入侵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掌握了杂草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金刺梨作为安顺市的特色经济作物,其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植保工作的重点。同学们来到普定县马官金刺梨种植基地,通过5点取样法开展病虫害调查,在敖国富、丁祝辉、陈建新和周正湘老师的指导下,仔细检查每一株金刺梨的叶片、枝干和果实,识别病虫害的种类和症状。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这次调查,大家了解了金刺梨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状和防治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刺梨有害生物的智能预警监测,同学们来到了安顺学院农学院黔中特色高效农业植保信息化团队在普定县马官牛干坝金刺梨种植基地建立的有害生物预警智能监测站,建站负责人刘天雷老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各种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这次参观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智能监测设备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他们对植保科技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金刺梨园,同学们还观摩了安顺先丰农业有限公司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演示。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植保工具,具有高效、精准、环保等优点。在演示现场,无人机操作员熟练地操控无人机,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在果园里。同学们惊叹于无人机的高效作业能力,纷纷表示要学习掌握这一先进技术,为未来的植保工作做好准备。
为了检验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提高其植保技能水平,植物保护教研室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植保技能大赛。大赛设置了病虫害标本制作和绘图、昆虫解剖、微景观制作和视频制作等多个项目。同学们积极备赛,赛前查阅大量资料,比赛中各展身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秀成果于10月24日在安顺学院图书馆旁广场成功展出,吸引全校的师生前来观展,安顺学院副校长张来教授、农学院院长张玉波等校院领导亲临现场观展。这次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通过此次实习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更加坚定了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图:敖国富/刘天雷 姚茂元)
一审:敖国富/刘天雷
二审:丁祝辉
三审:梁永松

刘天雷老师介绍有害生物的预警监测设备

观摩植保无人机使用

解剖昆虫

制作昆虫标本

分享成果

实习实践成果展

实习实践成果展

安顺学院副校长张来观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