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乡村振兴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会场
2022年5月18日下午,由贵州省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联合安顺学院农学院、化工学院主办的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会议在贵州省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
此次论坛会议由安顺学院农学院院长张玉波主持。
我发言的题目是“归一”,就是回归土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是一切的根基,只有产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才会有“接二连三”的基础,同时通过“接二连三”的运作,体现“一”的价值。反之,就像一个不好好学习,成绩又差的学生,去提前谋划高考志愿怎么填报,是没有实力支撑的。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我们伟大的祖国,通过几代人荜路蓝缕的努力,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变化翻天覆地。但同时,农村空心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日趋严重,城市的虹吸效应,让许多村民在农村只有房子而没有了家,乡村仿佛在被慢慢的遗忘。谈“归一”的话题,我是在倡导回归,让广大农村做好土地这篇文章,并通过“接二连三”的努力,让广大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对土地怀着深情厚爱,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乡村建设描画了美好温馨的场景。李炳军省长强调,“要盘活农村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也为乡村振兴指出了思路。领导们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立足点都是脚下之片土地,因为土地既是生命之源,也是回归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五抓五强”安顺战法,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市54.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梦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市上下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上来,围绕“五个坚持”主要做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顺利、首战告捷。一是坚持把压实责任作为巩固之要。二是坚持把政策接续作为巩固之基。三是坚持把引领示范作为振兴之源。四是坚持把东西协作作为振兴之助。五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振兴之本。
下一步,全市上下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以开展“五大行动”和实施“六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分级分类抓好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一是全力动态监测巩固脱贫成果。二是全力打造脱贫产业持续发展样板。三是全力打造西部乡村振兴样板。四是全力打造脱贫群众增收快富样板。五是全力打造乡村治理样板。
我主要围绕“发挥智力优势,促进农业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谈感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贯彻中央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个人认为作为高校要有从国家发展政策中寻求学科专业发展机遇的敏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我们积极推进农学专业——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转型改革,转变师生思想观念,依据我们自身发展条件,将我们的关注焦点转到服务农业产业一线基层上来。以“科技小院”为载体,积极探索校政企合作模式,集聚“校园-产业-社会”多项资源,打造“立体式”优质人才培养新生态,寻求新时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双丰收,落实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与服务“三农”实现无缝对接,切实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地方服务能力。
依托实习实践基地,转变教育观念,集聚“校园-产业-社会”创新资源,构建“科技小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产学研合作、校政企联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产业协同的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力、职业发展力、产业推动力”。一是转变理念;二是融合产教;三是做实基地;四是打造队伍;五是改革教学模式;六是完善评价体系。
近期,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省、市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部署要求,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我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农民教育培训公益机构、社会机构及企业资源,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健全农民教育培训机构,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全市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遴选建立相对固定的农民教育培训公益机构、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我市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网络。聚合安顺学院、安顺职院、安顺农科院、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搭建农民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针对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服务支持。在又与时俱进,结合互联网教授学员电商等知识,如围绕电商农产品网红直播,手把手教学员们在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创建账号、打造个人特色、营销方式等技术。通过这些形式的培训,许多学员都萌生了互联网销售的想法,并开始着手实施。
“十四五”时期,坚持围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九个特色产业,以服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圆满完成十四五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目标任务,助力全市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人力支撑。一是持续加强政策支持。二是统筹用好用活中央、省级农业生产发展(高素质农民教育)专项资金,确保专项资金落地落实。三是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四是结合产业需求,推动农民培训整村推进。
近年来,各级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推动“三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农业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乡村建设行动迈出坚实步伐,乡村振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就安顺来说,我们建成全国最大的韭黄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独有的蜂糖李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鱼种培育基地,累计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省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西秀辣椒、平坝蔬菜、普定韭黄、镇宁精品水果、关岭黄牛、紫云红芯薯“一县一业”产业新格局,全市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8个。“三碗粉””南山婆”列入全省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并快速成长,得到谌贻琴书记的充分肯定。
下步,要紧紧围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及排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及排位两项农业农村经济主要指标,按照“1558”发展思路和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大力实施农业增效工程,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采取各项有力措施,逐步提高群众经济收入。一是抓好蔬菜产业发展形成新增量。二是抓好茶叶产业发展稳定增量。三是抓好水果产业发展扩大增量。四是稳定生猪产业发展不下滑。五是全面抓好肉牛产业发展形成新增长点。六是全面抓好家禽产业发展形成新增长极。七是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开展的工作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现在我就科技动力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体企业用一个案例与大家进行一下分享。这里我所说就是贵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安顺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2004年进入安顺的企业,当时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十余年来,柳江通过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以及我们安顺学院进行合作,先后邀请国家首席兽药师于康震先生、中国科学院吴常信院士、中国工程院张改平院士、国家首席蛋鸡专家宁中华先生、中国农业大学张正河教授、贵州大学钱晓刚老师(是我们安顺市聘请的农业专家)等到公司进行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科技、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柳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在2017年实现年产销售收入近2亿元,利润2000万余元;脱贫攻坚期间,技术指导带动紫云、关岭、镇宁等村合作社进行蛋鸡养殖致富,在镇宁通过分红的方式直接发放资金2000多万到村集体,有效地助推了地方脱贫增收;在企业培养高级人才4人,其中3人入选安顺市市管专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近8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在我们安顺除了百灵、安大,专利拥有量在一段时间以来排名第3,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30余项,获建贵州省蛋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本人作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承担的省级项目就有三项,已完成通过专家验收;企业共获得科技资金支持千万余元,是安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申报实施单位,获得世界动物福利协会五星金蛋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贵州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贵州省专利优秀奖、贵州省丰收二等奖以及其他市级各类奖项十几项,产品先后通过无公害、绿色、欧盟中国双有机认证,获得出口港澳台证书,挤身中国蛋鸡养殖二十强,是中国蛋鸡生态牧养的开创者、中国高端蛋品的领航者!十余年来,在科技动力的支助下,更重要的是全面带动了贵州蛋鸡产业发展,在柳江带动引领下,从2004年贵州的鸡蛋30%靠省外供给,到今天我们鸡蛋的生产量70%销往省外,我们的蛋鸡养殖水平已经居于国内领先与世界先进蛋鸡养殖技术接轨,形成了井喷式的发展,让鸡蛋从当初的“三无”产品成为了今天有名有姓有品牌有标识的主流产品,“柳江”鸡蛋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黄果树”鸡蛋成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实现蛋鸡工厂化生产,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保证了养殖生态环境,促进了种养殖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成绩斐然,受到了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2013年9月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亲临凉水井基地进行视察指导。遗憾的是2019下半年柳江因为受担保借贷资金的影响,深陷债务纠纷,现在成为了异常经营企业,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柳江”这个品牌鸡蛋还没有倒下,我们忠于生产优质蛋品的信心依然没有改变!去年(2021年),我现在所在的镇宁恒康农业有限公司完成获得了“无抗生素产品证书”,成为了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无抗蛋品认证生产企业(也是目前贵州省唯一获得该证书的蛋鸡养殖企业),在省农业农村厅帮助下,我本人牵头组织制定无抗养殖贵州省地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参与指导编写《畜禽生产》第四版中职教材已经出版;致力于优质蛋鸡养殖技术研究的我们不曾懈怠,用科技撬动产业发展的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
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动力,科技动力离不开科技人才,人才哪里来?这就要依托于我们高校,希望安顺学院作为地方高校为我们安顺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不要出现“一才难求”的状况;也希望我们养殖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与会领导及各位专家、企业家、老师们更多的帮助。
贵州“绿薯青山”公司是一家真直正正的扶农企业,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张家井村,总投资1.2亿,是一家集红薯保种育苗、发展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八个村镇、780多户村民增收、184人就业,公司规模、设备、管理目前位于全省红薯精深加工企业前列,是贵州“千企帮千村”的市级龙头企业、省级科技型备案企业、国家甘薯技术体系(CARS―11)示范基地、国家甘薯产业化技术研究发展示范基地、安顺学院高校乡村振兴中心―产学研基地。拥有红薯产业权威专家和技术研发博士4人,公司目前研发生产的产品有<绿薯仁家>淀粉、红薯粉丝糸列、酸辣粉糸列、红薯蛋白日化品糸列(待量产)、红薯叶酸饮料糸列(待量产),公司的食品产品本着绿色生态、零添加的理念呵护企业品牌,吸天地之灵气,取红薯之精华,为诚信企业、做良心产品,创贵州味道;小红薯、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赋能,而科技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院校,而企业的发展必须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此,2021年初夏安顺学院张来副院长、学院组织部何朝越部长、后勤处陈宇处长、农学院张玉波院长、学院乡村振兴处孟凡松等领导同志到公司考察指导工作,为公司的发展予以高度的关注,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强化校企科技联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企融合发展,经过多次与张玉波院长的请教与交流,最终学院与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公司借助高校科技力量,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学院为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为企业的产品进校园和搭建校园电商网络平台,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产学共赢”的目标,今后公司在与安顺学院的合作中,我司认真调整产业结构,市场开发,品牌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把控产品的质量,把公司打造成一家以农业观光、生态教学、科技研发型产业链公司。同时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实在在为当地老百姓拓展增收渠道。
我从1997年开始从事经果林种植及苗木培育行业,2003年从黔西来到普定县创业,2009年成立了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我参加了普定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了解了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有关政策,学习了农业各方面的先进技术,尤其是果树栽培的理论,现代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知识,在思想和技术上有了质的提高,在县农广校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普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帮助本县种植农户提升了科技知识水平,让农户从传统经营模式变为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依靠科技知识共同致富。培训基地共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87期,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及企业技术骨干等共计7000余人次。
目前公司已获得“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省级林业农业龙头企业”、“安顺市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诚信示范企业”等荣誉,本人也有幸获得“全国绿化奖章个人奖”、“全国百名新型职业农民”、“贵州省绿化奖章”、“普定县劳动模范”等荣誉。
下一步我公司将以专利技术转化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为线,以创业示范培训、实技术培训增加农民知识水平和收入为目的,为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认为“接二三”是现代农业要依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也有人在提“增四”,就是壮大第四产业 第三产业差不多就是现代观光农业这一块(服务),而第四产业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智慧农业)。
2020年以来,安顺市紧紧围绕“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结合“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数智化、规模化、全球化、融合化”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022年安顺按照“1558”发展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随着安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深入发展,在山地农业现代化体系构建中,借助“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市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金刺梨、食用菌、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融合化发展态势,并涌现出不少成效凸显的现代化。安顺山地高效农业如何接二连三,我个人认为需做好如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结合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狠抓粮食生产。落二是狠抓主导产业。蔬菜强化“干净 优质”核心竞争力,大力创建绿色生态产业基地。三是狠抓产业升级,加强项目包装。四是创品牌促增收,狠抓产业效益。五是“谋创新激活力”,狠抓农村改革。六是“强服务保品质”,狠抓生产安全。
(文/图:农学院 陈文英)